欢迎来到河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网站~

张晓晖:以爱为笔,以行筑梦
2022-02-25来源:本站作者:管理员23031

以爱为笔,以行筑梦。从教十七载,我校外语学院德语系教师张晓晖始终坚持用严谨护育学生,以善心播种温暖,用实事传递大爱,在为学、为事、为人的道路上用言行点滴助人筑梦,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和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为学严谨 兢兢业业

踏上三尺讲台,担起一生责任。从成为教师的那一刻起,张晓晖就一直兢兢业业完成教学与科研工作,认真教育指导学生学习竞赛,春风化雨般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注意到家庭困难或有心理波动的学生,他循循善诱,慷慨相助;学生考研、出国、竞赛过程遇到困难,他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克己奉公,进行专业指导;同事遇到困难,他主动帮扶,引导年轻同事更好地开展教学、科研,做好“传帮带”的工作……2005年任教以来,张晓晖真正地将“一个大家庭”的互帮互助理念躬行实践。他的课堂气氛活跃、教学轻松幽默,但他也一向以认真严格出名。他曾在日志中写道,“我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快乐的学习中找到自己的未来和方向,也希望他们都能明白,我们无法一辈子依靠父母,终究要靠自己走路。”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张晓晖勤恳耐心的工作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他连续多年获得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最受学生欢迎教师”称号,由他指导的二十余名学生在全国德语专业竞赛、河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以及学校科研创新项目评选中斩获佳绩。提起张晓晖,外语学院德语专业2020级学生林晓说:“张老师是我最喜欢的老师之一。他总是善于将复杂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善于运用身边具体有趣的事例并从中德语言文化对比的视角来解释难点,他还鼓励我们多读书,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身为张老师的学生,我一直感到十分荣幸。”得遇良师,何其有幸——这是张晓晖所教授的学生们的共同心理写照。

为事奉献 施不望报

2006年12月,张晓晖偶然得知班上的一名女生因经济困难,不得不用睡眠抵抗饥饿;另一名学生的父亲罹患癌症,却为了供养家中三个孩子读书准备放弃治疗。这些情况让张晓晖心如芒刺,夜不能寐,凌晨两点多在博客写下筹款倡议书,以“母亲的名义”发起捐助。“母亲的爱是最伟大的,也是不求回报的,希望参与‘母亲助学活动’捐助的人,能够像无私的母爱一样不求回报。”一个月后,他拿出当时一个月的工资1000元,连同网友捐献的2500元送到河南大学7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手上。与此同时,网友们接连不断地汇来善款,张晓晖下定决心将“母亲助学活动”坚持下去,这一坚持,便是16年。

十六年来,张晓晖以爱为笔,书写了助学相关文章900余篇,募集捐款360余万元,物资100余万元,先后70余次前往河南南召山区与云南金平山区,帮助河南南召、河南开封、河南兰考、云南金平等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000余人。为了使捐款能够用到实处,他每年至少要前往山区支教助学5到6次,收集家庭困难学生情况,并转交网友捐款。为此,张晓晖在捐献出自己一半工资40余万元的同时,更是几乎牺牲了自己全部的假期和休息时间。为了维持活动运营与自己的生活,他时常要在周末打工,兼职教课或做翻译来补贴助学运营费用。但张晓晖从未有怨言,“随着越来越多社会爱心人士、河大师生的加入以及河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合作与帮助,这部分困难已经解决。”

除了关心孩子们的经济困难,张晓晖还牵挂着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他发起山区小学文化建设活动,在他的帮助下,6所小学有了图书室,多所小学获赠体育器材,当地条件无力支持的音体美课程也相继开设。10000余册图书让从未走出大山的孩子看见外面的缤纷世界,10000余份文具为他们涂画梦想提供便利。暑假期间,张晓晖还会带着山区孤儿和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到城市体验生活,感受城市文化。近年来,他更是与多所山区小学教师同策同力,合作开展山区小学文化阅读推广,举行了图书阅读、讲故事大赛、好书推荐卡、作文竞赛等丰富的阅读文化系列活动,为孩子们打开认知外部世界的窗口,并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提供了自主路径,从精神上实现铸魂育人。

为人无私 以身作则

以至善为矢志,以执着为津梁。张晓晖在低调与朴实中书写德爱与情怀,做好自己,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身边的学生。

德爱者,低调真切。为了保护受助者,“母亲助学金”成立十六年来,从不举办公开的捐赠仪式,努力追寻不求回报的关爱。在举办困难学生捐助活动时,母亲助学金不悬挂横幅、不惊动媒体、不叨扰当地的“三不”原则背后,是对受助学生隐私和自尊的真切保护,也是低调踏实的真心。张晓晖坚信,只有播种的爱不附加任何条件,收获的爱才是无私的。他说:“我们只想简单地把这个公益活动踏踏实实继续做下去,真正帮助到这些山区的孩子们就可以了。”

情怀者,深邃朴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教育工作者,张晓晖的情怀就是“为群众办实事”。他不要求受资助学生做什么,相反,只希望用自己的帮助让他们快乐:“如果有一天真的不快乐,想一想曾经无私帮助他们乃至我们的好心人,带着美好去看待我们所处的世界。”悄悄家访、默默助教,张晓晖的情怀无疑是朴实的。生活中,他其实很少提及助学活动,也坚决反对还未自立的学生捐款,但是他的行为还是在默默感染并影响着学生。迄今为止,他的学生中有400余人加入到助学与支教行列,自发进行志愿服务,也有更多人记住了他经常说的一句话“记得自己活得好的时候做一个能帮助别人的人。”传大爱,办实事,这种接力无疑深邃又充满力量。

为学严谨,为事奉献,为人无私。张晓晖不断将自己“为群众办实事”的至善之心向外传递,播撒春晖,以爱为笔,以行筑梦。“老师,一个朴素的称谓,闪烁着母亲的光辉。”这是“教育铺筑小康路”全国校园歌曲展播活动中我校创作的歌曲《母亲的光辉》中的歌词,也是学生心目中对张晓晖最生动的画像。


扫描二维码

关注河南大学发展教育基金会

官方微信

河南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  地址:中国 河南 开封龙亭区河南大学金明校区 电话:0371—22196086 邮编:475004